魯培新 外交部禮賓司前司長
我講的題目是“外交無小事,禮儀須先行”,介紹一下禮賓在外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外交禮儀的綜述
(一)禮儀的含義
《荀子·修身》中提到:“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人無禮則不生”是指做人不講禮,就不能生存;“事無禮則不成”是指做事不講禮,就不會有成就;“國無禮則不寧”是指國家沒有政治法律制度,是不講禮,就不得安寧。這句話是古人精辟地總結出來的禮儀在人生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外交禮儀的原則
第一,尊重規則。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是外交禮儀的核心,如果“禮儀”用其他詞來代替,我認為就是“尊重”二字。比如家長,不能因為自己是父親、母親,就隨意訓斥自己的孩子,要平等、尊重;相反,孩子也要尊重長輩。周總理曾經說過:“你要別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別人。尊重是相互的。”話不長,但是非常精辟。
第二,平等和真誠原則。這是外交禮儀的關鍵。不管你是什么樣的地位、什么樣的級別,在禮儀的含義上我們都是平等的。另外,要真誠,真誠相待是禮儀最基本的內容。周總理為了了解國際市場上小麥的價錢和種類,曾不恥下問。當時馬耳他的一位駐華大使離任,周總理聽說這位大使對國際上糧食作物的市場情況以及產品的質量、種類很有研究,非常高興,他說:“太好了,一會他來的話,我們來跟他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有幾個問題我向他求教。”接見這位大使時,會議原本20分鐘結束,最后卻進行了兩個多小時。落座以后,周總理馬上把話題轉到國際糧食作物情況上,表示有幾個問題要請教他,并連續提了四五個問題,大使一一作答。周總理覺得他講得非常有道理,臨時又讓大會堂的服務員把紙和筆拿來,詳細地記錄下來。會見是凌晨兩點開始的,最后結束時是凌晨四點半,因為大使要乘坐早上八點的飛機離開北京。周總理一直把這位大使送到車前,并且說:“今天你給我上了很好的一課,對我決策這個問題太有幫助了,實在感謝你,十分感謝你。”這是什么?這就是真誠。
第三,自律和適度原則。這是外交禮儀的基礎和出發點。自律是指自己要作出榜樣;適度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度,不能夠過度,這也是禮儀的一個要點。中國是禮儀之邦,是好客的國家,我們熱情,但熱情不完全等于禮儀,還需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
第四,和諧和溝通原則。和諧很好理解;溝通是一種手段,而且溝通至少要做到四個方面:巧妙溝通、提前溝通、主動溝通、反復溝通。不管是在家庭中,還是同事之間,溝通非常重要。有時我們說話并沒有什么惡意,卻因不恰當的溝通方式,造成了誤會,所以要注意巧妙溝通。
第五,包容和寬容原則。包容和寬容是一種美德,不要糾纏于一些小事。
第六,認同和從俗原則。
這六項原則非常重要,而且對國際禮儀、國內禮儀都適用。這六項不是我個人總結出來的,而是參加一個寫作班子得出的,我們對每一項都進行了反復斟酌。
二、學習國際禮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認為,學習禮儀非常重要。有兩句話,希望大家記?。耗阍谀睦?,中國就在哪里;你是什么樣,中國就是什么樣。如果你出去旅游、留學,在和外國人接觸過程中,在某種意義上你就代表中國。我們應該有愛國的意識。
我國領導人對于國際禮儀非常重視,從周恩來總理到緬甸參加潑水節到現在習近平主席去斐濟時飲卡瓦汁(太平洋島國斐濟的一種洋格納樹根制成的汁,用來招待貴賓),都能得以體現。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