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日至8日小長假期間,央視推出大型主題報道《坐著高鐵看中國》,每天一條鐵路線,帶我們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10月7日播出的是成昆鐵路,這是一條連接四川成都和云南昆明的川滇大通道,曾開創了18項中國鐵路之最,13項世界鐵路之最,歷經五十年風雨仍歷久彌堅,是人類征服自然的奇跡,是一座精神的豐碑。
這是一條凝聚著犧牲奉獻的艱辛路。中國的西南地區地形和地質極為復雜,地質災害頻繁,有“露天地質博物館”之稱,曾被外國專家斷言為“鐵路禁區”。1958年,成昆鐵路建設啟動,全線貫穿地勢險峻的高山峽谷,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30多萬筑路大軍積極響應、迅速集結,面對無比艱巨的工程和極其復雜的施工任務,靠著鋼釬大錘和肩挑背扛,歷時12年,成昆鐵路于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車。據資料記載,在這條全長近1100公里的鐵路上,2100多名鐵道兵和筑路工人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這條艱辛路,凝聚著筑路人聽黨指揮、敢于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是一座穿越時空的時代豐碑,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
這是一條激勵著奮斗精神的功勛路。面對這樣一條被斷言不可能建成的鐵路,鐵道兵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全線共修建了991座橋梁、開鑿了427條隧道,為克服坡陡行車問題,全路段共設計有8處展線。成昆鐵路的建成通車,北接寶成鐵路可北上大西北,南下昆明可直達西南邊疆,形成了縱貫南北并與多條東西干線鐵路相接的大通道,戰略意義極其重大,這是一條激勵著奮斗精神的功勛路。這條鐵路,不僅譜寫了新中國鐵路史上的壯麗詩篇,在世界鐵路建設史上也首屈一指,1984年12月8日,成昆鐵路工程被聯合國組織評為“象征20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跡”之一。
這是一條連結著各族人民的團結路。成昆鐵路途經地為中國大西南深處,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僅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就有40多個少數民族。在鐵路建成前,當地群眾沒有任何現代交通道路與外界相通;鐵路建成后,極大改善了少數民族群眾的出行和交流,改變了沿線2000萬人的命運。半個世紀以來,成昆鐵路將川滇兩省接通世界,帶來物流興旺,以云南省元謀縣為例,依托成昆鐵路,蔬菜不僅供應昆明和成都兩座省會城市,還暢銷國內150多個大中城市。成昆鐵路還有力地帶動了旅游業發展,每年有上千萬游客從這條路線旅游,有力促進沿途經濟發展和各族人民的團結。
這是一條滿載著美好希望的致富路。在成昆鐵路的四川大涼山地區,有300多公里地段行駛著時速40公里的慢火車,每隔十多公里就有一個小站,最低2元的票價多年未變,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小慢車、致富車。這趟列車給大山深處的群眾帶來了極大便利,穿著民族服裝和身披“察爾瓦”的彝族老鄉們,有的牽著山羊,有的抱著雞鴨,有的帶著玉米和土豆,有的帶著山貨,乘小慢車前往附近縣城交易。四川喜德縣尼波村彝族群眾依伙伍沙這樣描述小慢車,“幾塊錢就到了,確實是一個扶貧車”。這條鐵路上的小慢車,讓無數家庭變得越來越好,實現了致富夢想,從乘客們喜氣洋洋的臉上,我們讀出了滿滿的幸福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成昆鐵路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的人類奇跡,是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來源:宣講家網)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新場鎮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p>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